【故事一】一个人:鸭溪“飞哥”
无论从集镇规模,还是从治理面貌,黔北名镇鸭溪都更像是一座城,而不是镇。就仿佛要与这样的气场对应,该镇的现、退役军人规模也远高于一般的乡镇,足足有千人之多。
遵义市播州区鸭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李飞和他的同事们,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他们服好务。这些退役军人无论是耄耋老人还是毛头小伙,称呼李飞时都叫他“飞哥”。
李飞是1996年入伍干了4年的兵,年纪也就奔五而已。被呼为“飞哥”,只是体现了老兵们对他扎实工作、真心帮助的认可和褒扬。

8月1日,李飞获评播州区首届“最美退役军人”。
鸭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面锦旗:“为退役军人排忧关怀备至,为困难老兵解难尽心尽责”。送锦旗的退役老兵,叫田井平。
田井平1979年因伤退役时原本安置到五金社工作,但因当时信息滞后未接到单位报到通知,返乡务农40年,2019年因年近60缴纳社保时才发现此事,巨大的落差让老田开始长达3年的申诉路。
一天夜里,李飞走进了老田家,他家的困难比李飞预想得还要“具体”:除了蹉跎40年的郁闷,自己伤残,妻子重病,儿子夫妇常年在粤零工只够自己开支,老田还要帮衬着照看孙子。更急迫的是,离缴纳社保的最后期限只差3天了,错过就黄了。
返回的李飞先是为其申领到了5万元贷款,再私人周借了2万元,帮助老田解了社保办理的燃眉之急,连张借据都没要。随后到镇里专门申请了一个公租房门卫的公益性岗位,让老田有了一份稳定工作。一段时间下来发现老田每天要十多公里往返,极其不便,又依规为其申领了一套公租房暂居。
8月1日记者到镇采访时,田井平正和一群战友在欢庆“八一”,闻讯不到十分钟就执意跑来了。说起李飞,老田竖起大拇指,只是连声说“真的好!真的好!”他说现在不但领到了社保款,每个月还有2200元的门卫工资,心情很舒畅。

李飞走访看望退役军人。
年逾古稀的罗成富是两参人员,在李飞和服务站的帮助下生活有了新起色,感动之余每天都来站里“上班”帮忙,主动当起了老兵调解员、政策宣讲员和小区网格员。两年下来,老罗就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余件,参与各类社会志愿服务近3000个小时。
鸭溪退役军人服务站的台账显示,服务站建立四年来,共为辖区15名退役军人申请临时困难救助6.8万元,申请二次医疗救助报销24人2.5万元,办理低保3户,实施司法救助3人,挽回损失1.2万元。全镇退役军人事务实现“小事只到站,大事不出镇”。
快人快语的播州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苟先梅还说了一件李飞“亲疏不分”的事儿:2021年底,他动员在镇上开加油站的好朋友,对现、退役军人凭证加油每升优惠0.8元,仅去年一年就为退役军人减免油费19400元。
“真心交流,真心服务。”问起如何看待这项工作,李飞说了这八个字。
8月1日,李飞被评为播州区第一届“最美退役军人”。
【故事二】一条街:迎宾大道双拥情
高速路一出鸭溪收费站,就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街。街面上商铺鳞次栉比,装潢现代,涉及餐饮、住宿、医药、商超等,算得上是鸭溪镇的“门面”。
这条叫迎宾大道的大街,在鸭溪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双拥一条街”。这条街上53户商户中,48户都是挂牌承诺的“双拥门店”。
这些门店的进口处,都挂着“拥军示范店”的牌匾,提示凭军官证、军士证、义务兵证、优待证等有效证件均可获消费优惠,金色醒目。在店内收银台上,醒目标注有优惠承诺的折扣和打折方式,一目了然。

拥军“不打烊”的鸭溪凉粉门店。
8月1日,乡佬頭鸭溪凉粉店打出一个大横幅:“八一建军节现役、退役军人及优抚人员店内堂食免费”。据收银员介绍,当天免费的有60单左右,不仅是退役军人,连一同来的家属也都免单了。
在凉粉店的收银台记者看到,店家承诺的是第一碗5折优惠,第二碗7折,第三碗后8折。为什么有这么“稀奇”的折扣方式,店主谭庆介绍说,由于鸭溪凉粉做工考究、用料很实,卖7折以下都是亏本,承诺5折就是赔本。
谭庆不但自己把店弄成拥军门店,他还是整条拥军街的倡议推动者。今年5月,当镇里和退役军人服务站有这个想法时,谭庆立即支持,并一家一家地上门去宣传和沟通,把整条街的商户都团结在了拥军的旗帜下。
“没有军人保家卫国,哪来我们致富发展?”这是谭庆给全街同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谭庆告诉记者,他家族就有七位军人,岳父、叔叔、兄弟、儿子都当过兵,叔叔的手掌被子弹击穿,兄弟满口假牙,岳父前几年去世后,火化的骨灰里捡出来的弹片有一捧。
“你说,我能不拥军吗?”谭庆说。

拥军门店的优惠承诺牌。
播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王永生介绍说,在鸭溪镇双拥一条街创建过程中,商户都非常支持,除了几家租期马上到期的门店外,实现了全员参与。
这中间也出现了很多暖心的插曲趣事。比如一家经营肠旺面的商户,自己觉得被定的8折优惠有点“高了”,悄悄地来通融:“那我遇到退役军人,多加一瓢肠旺总可以吧?!”
商户们拥军的真性情有目共睹,但也不妨碍镇里“丑话说在前”:如果因为承诺不兑现或者服务跟不上,一次投诉挂黄牌,两次投诉撤牌子,永不叙用。同时为了确保质量不滥发,镇里初定拥军门店发展到100家即可,占到鸭溪集镇商户的10%左右,有条件时打造“拥军小镇”。
采访中谭庆还给记者说了两个事:一个是6月的一天,三个外地客人来到店里,点吃了三碗凉粉,付完钱已经走到门边,停了一下又折回来,指着牌子问他优惠的承诺是不是真的,并表示他们都是退役军人。谭庆立即要把优惠的钱退给三人,但被他们拒绝了。“钱我们全款付,但看着这个优惠牌子,我们心里爽!”三人开心地边说边走了。
另一个则是“八一”那天,紧邻的泮水镇的退役军人联欢活动挪到鸭溪镇上来聚了。
这两个事儿不胫而走,让街上的商户们心里暖暖的。
【故事三】一座城:九次荣膺“全国模范”
“遵义是中国革命的转折之城,遵义市要搞不好双拥工作,从哪方面讲都说不过去。”遵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分管双拥工作的副局长何光超话语铿锵。在他看来,李飞和鸭溪镇,只是活跃在遵义城乡众多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职工和众多全力拥军爱军单位和乡镇的突出代表。
数据显示,自1991年首次启动全国双拥模范城表彰以来,遵义市已9次荣膺这一殊荣。

8月2日,记者与受访老兵们在交流现场。
仅仅稍稍梳理一下今年上半年遵义市在推动双拥工作中的几条主线,就足以感受到遵义双拥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力度和效度:
——浚通双拥工作机制,年初遵义召开市委常委会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会,专题研讨确定了《遵义市争创第十次全国双拥模范城实施意见》。与遵义军分区联合拟制了《遵义市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试行)》。
——持续掀起社会化拥军热潮,数以千计的各层级企业加入拥军队伍。如与苏宁易购集团携手开展“显尊崇、享优待”家电拥军专场补贴活动,推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遵义市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等6家医院与驻遵部队签订共建协议,联合遵义市爱尔眼科医院开展“情暧老兵.守护光明”公益活动,大力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关爱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千方百计“授人以渔”,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围绕“送岗位进园区”“送岗位进社区”“小型精准招聘会”等开展系列活动,共开展退役军人招聘会23场,参与招聘企业400余家,提供6000余个岗位,从源头解决退役军人稳定平顺融入社会的问题。
——全力推进优待证申领制发及优待目录制定,全市已建档立卡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共138449人,已申领优待证131945人,申领率95.30%。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42778人,已申领完成。同时梳理征集了400余条优待目录上报。针对A级景区及优抚医院进行系统录入,全市已录入10家单位,该项工作进度在全省暂列第一位。
——加大拥军慰问工作力度,灵活采用网络、慰问信、走访等形式,全市共组织慰问驻遵部队102次,赠送慰问金(物资)194.8万余元,走访慰问优抚对象44720余人,发放慰问金969.07余万元。

雄姿英发的大国重器——遵义舰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遵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舒杰正巧陪同市分管领导,远赴省外实地慰问“万吨大驱”055型驱逐舰遵义舰官兵。
“赓续传统,用心双拥,近期工作目标就是靠实绩拿下第十次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舒杰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