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军人 终生听党话
  字号:[ ]  [关闭] 视力保护色:

    脱下的是军装,留下的是军魂。有这样一名战士,面对家庭重重压力他毫不气馁,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他敢挑重任,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他义不容辞,他的毅力就像从未离开部队的战士一样,至今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本色,他就是道真县大磏镇大磏社区村民石绵红。

  石绵红,1983年出生,2002年12月入伍到武警青海省总队一支队西宁机场警卫连,2004年12月他退伍返乡,于2014年到大磏镇牌坊检查站应聘工作,这一干就是8年的时间。在工作岗位上他表现优秀,踏实肯干,思想积极上进,201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家之长,他敢于挑起大梁。天有不测风云,年迈的父亲早些年因患腰椎间盘突出无法下地干活,妹妹因精神病长期靠药物控制,整个家庭的重担便落到了他一人肩上,面对如此压力,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把一切困难都扛起来,用微薄的收入撑起全家开支。不仅如此,他每天都要提前起床,给家里人做好早饭,还要督促小孩到学校上课,利用到镇上下班时间给他们买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一件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邻居对他都竖起大拇指:“石绵红是个有担当的孩子,他对家里无微不至的照顾、点点滴滴我们都看在眼里,除了把家里照顾周全,他还要上班挣钱,从不叫苦叫累,真是一名退伍不褪色的好军人、好家长”。尽管如此,他在工作上始终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生活上也从来不跟村里添麻烦,时刻保持一名退伍老兵不怕困难、攻坚克难的优良作风,时刻以一名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按时到大磏镇政府支部交纳党费,并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

  作为一名党员,他甘愿奉献一切。石绵红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疫情防控中都毫不含糊,冲锋在前、尽职尽责,能够舍小家为大家。去年初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主动请缨,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最前线,积极主动宣传疫情防控政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积极参与消毒消杀等工作。

  大磏镇地处道真县城西北部,距县城27公里,距重庆南川市仅60公里,分别与南川的大有、水江、三泉、庆元乡镇接壤,历史上属川黔咽喉要道,被誉为道真北大门,也是道真“面向重庆长江”重要窗口。这给大磏镇在疫情防控中带来极大挑战,面临流动人口较多的重重压力,石绵红主动申请到傩城高速路口检查点,到车流量较多地方去。为阻断传染源,他认真值班值守,每天排查车辆400批次近1000余人。

  戎装虽脱,军魂仍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尽管眼圈已经熬红,声音已经嘶哑,但他依然坚守在出站口卡点上坚守岗位、严格把关、全面排查和管控过往车辆。他说:“目前防疫工作难度大,我想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多一名党员就多一点带动,作为军人就应该挺身而出”。石绵红简单的几句话,却让人感受到力量,感受到忠诚。作为一名军人,他敢于冲锋陷阵。2020年7月14日,受持

  续强降雨天气影响,道真自治县大磏镇福星村合心组发生严重大面积山体滑坡,造成  26户群众房屋垮塌,通组公路中断,山体滑坡达170万余立方米。灾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行动,派驻警力设置安全警戒线,并对滑坡地带施行二十四小时值班值守,确保过往群众的生命安全。石绵红接到任务时,他义不容辞,迅速到岗到位。面对炎炎夏日,经常都是日晒雨淋、蚊虫叮咬,尽管天气恶劣,他毫不疏忽大意,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密切观察周边环境,接近凌晨山体又一次发生变化,警戒点地段深陷裂缝,他立即报告,帮助附近村民果断撤离,将人员和财物转移到安全地带,受到上级的高度赞扬。

  当前,我国河北、黑龙江、辽宁、北京等多地持续发生疫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大磏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管控措施,组织党员干部入户摸排。结合自身岗位,他一如既往、毫不含糊,全身心的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每天对过往车辆、行人逐一检查,细致摸排,认真登记,竭尽全力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保障。

  戎装虽脱,初心不改。石绵红作为一名党员,他主动请缨、闻令而动、向战而行,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他满怀自信的说:“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一名共产党员,危险时刻冲得上去,是军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我必须坚持下去,疫情一天不消除,我绝不言退。因为我们年轻能做,我们这个时候不上,什么时候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